近日,国内微特电机研发制造龙头科力尔发布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223,125,288股(含本数),发行量上限为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6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两大方向:一是科力尔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二是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其中,科力尔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计划投入9.06亿元,旨在提升生产制造能力与智能化水平。科力尔提到,该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下游新兴无人机与机器人行业的需求,而且有助优化与丰富现有产品结构,巩固现有市场地位的同时将产品应用拓展至无人机、机器人领域等。 要知道,现在的无人机和机器人市场正处在“风口上”,潜力大得很。我国本就是全球最大的民用无人机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冲到4005.59亿元,而我国市场就能占到2489.30亿元。再看机器人领域,IDC也给出了乐观预期,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更是能拿下近50%的份额。这就意味着,科力尔的智能制造产业园,相当于“提前卡位”,若能顺利打入无人机、机器人领域,相当于为未来增长“铺好了新路”。 从县域小厂到全球微特电机头部 1992年,聂葆生在湖南省一个偏远小县城,创立了科力电机(前身为湖南黎海微电机有限公司)这个“招牌”,正式踏入微特电机行业,次年就实现了投产。据全景财经报道,2001年企业改制时,科力电机承接了总计3350万元的债务这个“烫手山芋”,发展压力不小。 好在聂葆生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没有被债务“绊住脚”,反而一步一个脚印扩大厂区、提升产能,在深圳设了分厂、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还把业务延伸至欧洲、非洲等全球市场。靠着这股韧劲,科力电机的业绩“芝麻开花节节高”:2001年卖出300万台电机,2004年就冲到900万台,营收成功突破亿元大关。 科力尔在2017年8月顺利登陆深交所,拿到了资本化的“入场券”。有意思的是,上市前一年,该公司电机销量就突破了3200万台,其中70%销往海外,全球化布局“初见成效”。 上市后第二年,36岁的聂鹏举当选为科力尔新任“掌舵者”,平稳完成了“新老交替”。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科力尔如今已成为中国较大的微特电机研发、制造和出口企业之一,其中罩极电机产销量全国靠前。目前,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办公自动化、安防监控、医疗器械、3D打印、锂电池设备、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市场版图遍及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亚太等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更成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石头科技、美的、小米、大疆、安克创新、美团、追觅、埃夫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行业地位“稳如泰山”。 在守住微特电机主业的同时,科力尔还瞄准了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硬骨头”——伺服系统。要知道,伺服系统是机器人实现复杂、精准运动的“心脏”。机器人要完成精准定位、平稳转动、快速响应等关键动作,全靠伺服系统“发号施令”,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但彼时,这块市场被国外品牌“攥在手里”。据平安证券研究所报告,伺服系统市场中,日系品牌占了约50%,欧美品牌占30%,而中国台湾品牌与大陆企业合计仅占10%,国产高端产品存在明显空白,这也让科力尔看到了技术突破的“好机会”。 早在2015年,科力尔就搞伺服系统研发,还陆续给客户送样测试。“打靶要找靶心,做事要抓核心”。2019年,该公司明确要研发“集伺服电机、编码器、驱动器于一体的新一代高性能伺服系统”,不仅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还砸巨资建了国内顶尖的实验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科力尔成功推出新一代高性能V6伺服系统,攻克了对核心部件“卡脖子”难关,性能能和日本同行“掰手腕”,一举填补了国产高端伺服系统的空白。目前,该伺服系统已量产。也正是靠着这一技术突破,2021年,科力尔电机集团工控事业部成功“叩开”华为的大门,成了其供应商。 从财务表现看,科力尔自上市以来的8年里,没亏过钱,经营韧性“经得起考验”。 虽说2022年、2023年净利润“踩了踩刹车”出现下滑,但2024年就“重振旗鼓”:全年营业总收入16.57亿元,同比增长27.89%;归母净利润6007.05万元,同比增长17.68%;扣非净利润6444.45万元,同比增长21.15%。 2025年上半年,增长势头还在“延续”:其营业总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13.91%;归母净利润2917.64万元,同比增长23.31%;扣非净利润3053.12万元,同比下降44.41%。 从最初只做智能家居市场的“单一赛道”,到现在闯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亿元级新兴赛道”,科力尔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持续的技术研发、稳扎稳打的战略布局,还有不服输的经营韧性。未来,其在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领域,还能再闯出怎么样的新天地,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 我国是微特电机产量全球第一大国,行业基础扎实且增长动力强劲。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我国电机市场规模预计达 3446亿元,2028年有望增至 55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12.7%的高位,展现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关键推手之一。随着 2025 年被业内普遍认定为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微特电机作为机器人的 “精密关节”,其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在手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其还将进一步拓宽,持续释放增量需求。
Previous

2025-09-21
Next

2025-09-21